涉及到這么一筆大數(shù)額的銀錢買賣,俞善和俞小五兩個人還能和和氣氣的很快談妥,自然是彼此都很滿意,相互間又多了一分信任。
事不宜遲,竹蓀不等人。
俞小五招呼上自己帶來的十個孩子,很是花費(fèi)了一番口舌才說服他們,再三向他們保證現(xiàn)在再去摘白骨傘,回家肯定不會挨打。
俞善又趁機(jī)給大家演示了一遍怎么摘掉菌蓋,怎么去除根部:“大家一定要注意,動作要輕,鮮竹蓀非常脆嫩,破損了就壞了品相?!?br/>
“另外,這黑色菌蓋上的孢子有毒,摘除的時候盡量不要沾到白色菌柄,也不要讓竹蓀沾上泥土和枯葉,那樣很難清理干凈,會影響品質(zhì)?!?br/>
“還有一點(diǎn)要注意,這竹蓀根部的小白環(huán)也要摘掉,不然吃的時候會影響味道?!?br/>
孩子們聽得懵懵懂懂,尤其是聽到這沒人敢摘的白骨傘,改了個名兒叫什么竹蓀,大家都不以為然;
可等到俞小五說,每一棵竹蓀的身價有三文錢,孩子們樂瘋了,有心急的直接嘩啦一下倒空了背簍,挽起袖子準(zhǔn)備大干一場。
就在這時,俞小五神情嚴(yán)肅的止住這幫孩子,認(rèn)真告誡大家:
“善姐兒告訴你們的可是賺錢的竅門,雖然這漫山野生的竹蓀人人都能采,可咱們既然用了善姐兒的法子,我也已經(jīng)答應(yīng)過善姐兒,咱們采的竹蓀都?xì)w她。做人要講信用,這采竹蓀的竅門也不能隨便外傳,聽明白了嗎?”
“聽明白了,小五哥。這竅門我誰也不說,連我娘都不說!”
“善姐姐,我們摘的竹蓀只賣給你?!?br/>
孩子們七嘴八舌的應(yīng)下來,見俞小五點(diǎn)了頭,這才四散開來,滿山找竹蓀去了。
俞善突然一拍腦門:“哎,我忘記提醒他們采摘過竹蓀的地方,土和枯葉都要蓋好,底下的菌絲還能接著長?!?br/>
俞小五這次自信的笑著說:“放心吧,我們常年在山上采菌子,這個道理最小的孩子都懂,菌子只要留著下面的根和腐土,來年還能再長一叢。就跟想要母雞下蛋,得在雞窩里留著引窩蛋一樣的道理。”
好吧??粗湴恋男∥甯纾嵘埔彩且恍?。
她只是擔(dān)心他們急著賺錢涸澤而漁,要是挖得太狠了又不注意保護(hù),以后山上長不出竹蓀,村里也會少一項穩(wěn)定的來源。
留下俞信跟著俞小五一起采菌子,俞善先回莊子上準(zhǔn)備秤和銅錢去了,這次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。
孩子們對她還沒那么信任,又大多數(shù)人不識字也不識數(shù),記帳信不過,拿到真金白銀孩子們才能更放心。
這兩個月米粉的出貨量大,光靠自然晾曬根本來不及。俞善一早把原先的三間竹屋作坊改成了烘干米粉的專用工棚,每間竹屋里都砌著坑床,用來晾曬的竹籮更是備下了不少。
俞善交待鄧春把燒熱的炕床騰空,再準(zhǔn)備好一批干凈的竹籮,剛忙完這些,俞小五就帶著幾個孩子找來了,每人都背著一個盛得滿滿竹蓀的背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