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,慶元五年,臨安府,牛家村。
暑去寒來,北風(fēng)卷地。
萬木凋零,百草枯敗。
一場忽至的大雪給江南大地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銀白,點點楊花,片片鵝毛。
連往日里浩浩向東無窮無休的錢塘江水,此時也死寂了下來。
村前村后已無半絲人跡,房舍之間僅起裊裊炊煙,偶爾響起的幾聲犬吠,才給村子增添起了縷縷生氣。
……
“嘎吱.”
一扇木窗被緩緩?fù)崎_,寒風(fēng)“轟”的涌進(jìn)屋內(nèi),吹得昏黃的燭光晃來閃去,搖搖欲滅。
推窗的是一位稚童,約莫五六歲,身著灰色麻衣,頭戴藍(lán)巾,面目頗為清秀。
眉宇間雖顯稚嫩,目光中卻透著與年齡毫不相符的深邃,兩眼出神地望向窗外,不知在思索些什么。
寒風(fēng)呼呼,夾著冷冷的惡意吹得愈來愈大,稚童立于窗前卻無動于衷。
過了好一會,才抬起略顯僵硬的雙手撣了撣雪花,緊了緊衣袍。
順著稚童的的目光望去,依稀可見的是百丈開外兩座比鄰而落的屋舍。
在風(fēng)雪的摧殘下已然破敗不堪,柴門半掩半開盡顯荒涼。
恍惚間,似在傾訴著數(shù)月前的悲慘。
“咚咚”
輕輕的叩門聲響起。
“叔叔,夜深了,該安歇了”
緊接著,又傳來一聲輕柔帶著關(guān)心的聲音,聲音很輕,卻難掩絲絲嫵媚。
恍然間,在寒風(fēng)的裹挾下,一陣陣誘人的香氣竟也溢了進(jìn)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