顏良聽聞龐統(tǒng)解決糧道之計,不禁大喜,遂問龐統(tǒng)何計。
龐統(tǒng)便指著河北地圖,不緊不慢道:“臣以為,我軍可征用民力,在這淇水入黃河的河口作堰,迫使原來流入黃河的淇水,改道注入白溝河,如此,則可形成一條從黃河北上,通往鄴城的水道,水道一成,漢軍便將再無力騷擾我軍的糧道了?!?br/>
顏良起身來到地圖前,按照龐統(tǒng)的構(gòu)想,細(xì)細(xì)的審視著地圖上的布局。
沉吟片刻,顏良欣然道:“丞相此計甚妙,好,朕就用此計,修一條水道北上鄴城,看那大耳賊如何擾我糧道?!?br/>
計議已定,顏良當(dāng)天便下達(dá)旨意,命東西二路大軍,暫時停止對漢國的進攻。
同時,顏良又削減了近半數(shù)的黎陽兵馬,令他們南渡黃河屯住,在河南就食,以緩解糧草運糧的壓力。
顏良自己則率十萬兵馬,屯駐于黎陽一線,并征調(diào)數(shù)萬民夫,以大木于淇水口作堰,實施龐統(tǒng)的修建水道計劃。
至于關(guān)羽,顏良雖打算留他一命,待到攻到鄴城是于加以利用,但息兵休整的這段時間里,顏良也沒有讓他閑著。
顏良親筆寫一書,派使者前往鄴城,去送給了劉備。
鄴城,皇宮。
劉備端坐于龍座,傾聽著臣下關(guān)于楚軍最新動向的報告。
“楚軍各路皆已息兵,顏良征調(diào)了河南數(shù)萬民夫,正于淇水口作堰,不知有何圖謀。”
聽到顏良息兵的消息,劉備的精神為之一振,但當(dāng)他聽到顏良又于淇水口作堰時,卻又面露茫然之色。
“丞相。顏賊這是想做什么?”劉備狐疑道。
諸葛亮輕搖著羽扇,不以為然道:“如果臣猜測不錯的話,顏賊這是想迫使淇水改道,注入白溝河,以修一條通往鄴城的水道?!?br/>
一聽此言,劉備神色驚變。
原先劉備退守鄴城,就是仗著楚軍沒有水道運糧,他的輕騎可以肆意的騷擾楚軍陸上糧道,而今顏良若修成水道。自己的諸般圖謀,豈非就此成空。
“丞相,顏賊若是修成了水道,那你的計謀豈非全盤落空?”劉備驚問道。
諸葛亮卻不屑一笑:“陛下莫要擔(dān)心,如今正逢入夏。淇水水勢不弱,顏賊在淇水上作堰,無異于想要以人力勝天,又談何容易,以臣之見,顏賊此舉必以失敗告終?!?br/>
劉備聽了諸葛亮的話,緊繃的神繃這才松了下來。琢磨了片刻,嘴角也揚起一抹不屑。
“自古以來,未曾有人能將黃河支流截斷,顏賊此舉。當(dāng)真是異想天開,朕就等著看他的笑話了,哈哈~~”劉備不屑的大笑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