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一章自然的歷史進程(四)
這契丹軍可來得太巧了。
雖然中國自古就有“防秋”一說(草原游牧部落沒有什么精飼料保持馬的體力,游牧生產(chǎn)方式對大自然的簡單粗暴利用,讓其蓄養(yǎng)的牲畜基本遵循“夏飽、秋肥、冬瘦、春死”的循環(huán),所以多🜮半是在秋高馬肥的時候才能南下?lián)尳?,而且正好可以搶得中原農(nóng)民的勞動成果去渡過他們冬瘦春死的坎),契丹軍趁著秋季到河北打草谷也是常態(tài)了,但是秋冬之交的時候不來,卻在鄴都行營大軍南下清君側(cè)的冬季才來,這配合未免太精確了,消息未免太準(zhǔn)了。
若是郭煒現(xiàn)在不是在鄴都而是在朝廷的話,并且能夠被知會這些急報,那么他就會很明確這是一次遲到的軍報。因為郭煒知道,在他所來的那個時空,《遼史世宗本紀(jì)》的🙅🈂確記載了契丹的這次南侵——冬十月,自將南伐,攻下安平、內(nèi)丘、束鹿等城,大獲而還。
嗯,看時間就好了,至于所謂的戰(zhàn)果,既然遼史可以把高平之戰(zhàn)說成“與漢王會于高平,擊周軍,敗之,仍降其眾”,那么🔫🃠就沒什么是不可能的🔞🁱。
而👿🎪📽《🁼🗚新五代史⚋》有一段記載:漢乾祐元年,兀欲率萬騎攻邢州,陷內(nèi)丘。契丹入寇,常以馬嘶為候。其來也,馬不嘶鳴,而矛戟夜有光,又月食,虜眾皆懼,以為兇,雖破內(nèi)丘,而人馬傷死者太半。
而《資治通鑒》🜅是這樣說的:契丹之攻內(nèi)丘也,死傷頗多,又值☣🁋🄌月食,軍中多妖異,契丹主懼,不敢深入,引兵還,遣使請和于漢。
考乾乾祐元年時遼史的記載,耶律兀🆌🎋🏞🆌🎋🏞欲“十一月,駐蹕彰武南”,而且其他史書都未記載這次入侵,乾祐年間的月食也未有記載。而乾祐三年恰恰既有契丹入侵和內(nèi)丘失陷,十🌹一月初一又有日食,十月二十七還有太白犯歲,看來多半是歐陽修等人記錯了時間點與日月食等天象。
顯然,后漢河北諸州在乾祐三年十一月底上報的緊急軍情,實際上是發(fā)生在十月。契丹永康王耶律兀欲親率契丹軍進行每年一次的打草谷活動,雖然攻下了內(nèi)丘并且進行其常態(tài)的屠🖚城活動,搶劫有所收獲,但是因為后漢軍抵抗頗為激烈,契丹軍傷亡很大,加上十一月初一的日食(不管是東西方哪里的古人,多以為日食是兇兆),于是就撤軍了。
河北諸州這是把十月發(fā)生十一月初結(jié)束的事情搬到了十一月底來匯報🃚😖,⛇而且是作為緊急軍情🔪🃟,所以契丹軍就這么配合地入侵了。
但是這些史書⚋在乾祐三年的十一月🈁底都還沒有,既然河北諸州紛紛馳報,朝廷當(dāng)然要按照程序?qū)徸h、討論、決策🝋🉢,于是臨朝聽政的李太后下令總攬朝政的樞密使郭威率大軍北征,朝政暫且交給宰相竇貞固、蘇禹珪、樞密使王峻等商量施行,留在京城的軍隊則由禁軍統(tǒng)帥王殷統(tǒng)轄。
十二月🀹初一,郭威🅓領(lǐng)天子旌旗,🉆🅃率大軍從東京北上。
不同于南下清君側(cè)時候的其疾如風(fēng),雖然這次北上是因為河北諸州的急報☰🃇,大軍卻是走得其徐如林,直至十二月初四🅂🃫才走到滑州,然后大軍就駐扎下來不走了,有說是等嗣君的使者前來慰勞諸將。
可是真的等了十來天,嗣君劉赟的使者到滑州慰勞的時候,除了郭威,其他將📘領(lǐng)在受宣時都互相看著,就是不看使者,不行拜禮,而且當(dāng)場交頭接耳嘀咕的。
郭威很困惑啊,就派正好侍衛(wèi)身邊的廳直右番副將趙匡胤去問問眾人,這☰🃇到底是🝩🍵🌞怎么一回事啊,反正這事郭威是不方便親口問的。
這個曾經(jīng)在鄴都軍事大🅩會前親自站崗的身材胖大的紫膛臉小軍官倒是交游很廣,他老爹趙弘殷是從后唐莊宗時就在禁軍騎兵服務(wù)的老軍官了,雖然蹉跎多年沒升什么官,但是戰(zhàn)友多得很,大家多少還賣他的面子。
然👿🎪📽后趙匡胤就回去給郭威匯報:“🈁他們都是在議論,說🄶🂆🌦這次清君側(cè)也就罷了,可是后來導(dǎo)致天子駕崩,攻陷京城還剽掠了一天多,這得罪劉家可是得罪狠了。要是再立一個劉家人,我們還有得活嗎!”
郭威一聽這話,當(dāng)🅓時表情就是大為驚愕,然后一言不發(fā),立即下令🟀🚇👍全🃚😖軍整裝出發(fā)。
十二月十六,北上大軍從滑州開拔,士兵們都走得拖拖拉拉的,一路上都是交頭接耳嗡鬧個不停,一直捱到十二月十九才渡河到澶州,部隊便再也不走了。沒奈何,郭威只🙅🈂好讓部隊扎營,自己宿于澶州館驛。
第二天一大早,郭威集合軍隊,試圖強令部隊🆚開拔。🖯🖌士兵們徹底不干了,大家為了你的家仇,都已經(jīng)狠狠地得罪了劉家,結(jié)果最后你還去請一個劉家人當(dāng)皇帝,大伙想著秋后算賬的可怕都是憂心忡忡的,你卻像個沒事人一樣,那怎么行?難道你就確定了秋后算賬不會算到你頭上?這可不行,有福同享有難同當(dāng),一定得拉你下水,不然天塌下來誰去頂。
當(dāng)然士兵們的這種小心思是無法宣之于口的,但是總有人能夠想得出冠冕堂皇的說法,也不知道是誰先喊出來一嗓子:“天子須侍中自為之,將士已與劉氏為仇,不可立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