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天下該如何治理,君王一般都會聽取大臣的建議,甚至也會按著臣子的方略來辦,正所謂,一人計短,三人計長,天下的事太多,所有的東西都讓天子乾坤獨斷,必然會有錯漏,失誤之處。
而在乾朝,當今天子確實英明睿智,諸多事務也會聽取臣下的意見,但是有一些事,如果是孟浚想做的,即便是群臣反對,他依然還是要做。
這種乾坤獨斷,頗有歷代雄主之風,可卻有不少臣子私下里議論,天子可比秦皇漢武。
可這話也不是吹捧,對文臣而言,秦皇漢武也是他們心中暴君的典范,而這還是這幫文臣隱晦了些,說的再直白些,那就是快趕上前明的洪武帝了。
強勢而又聰明的帝王,并不為臣子所喜,因為這意味著臣權(quán)的衰弱,別說上下其手,撈取好處,便是消極怠工都是風險極大的一件事。
文人心中最期望的君王,那就是以士大夫共治天下,國家大事按照他們的意愿來辦,天子就安心做個太平天子就好了。
可如今即便是許多臣子反對,天子依然強硬的頒布清查田畝的諭令,所有人都看的清楚,這就是在為攤丁入畝做準備。
………………
徐州城郊,三十里外,江南巡察使武進坤的車隊。
車轔轔,馬蕭蕭,欽差車隊一路上,塵土飛揚,這一隊人馬,大小官員十二人,書吏三十六人,朝廷所撥衛(wèi)兵兩百余人,一路浩浩蕩蕩的南下。
江南巡察使武進坤,天色雖好,卻未能讓他心境舒暢,武進坤端坐于馬車中,手中不停的翻看著江南的魚鱗冊,這本冊子還是前明時所造,其中早已是錯漏百出。
武進坤目光冷峻,思緒萬千,良久才合上書冊,此行任務本身,不僅僅是清丈田畝,更關(guān)乎整個新政的成敗。
這時,幕僚李原輕輕掀開車簾一角,低聲道:“大人,前方二十五里,便是徐州,按計劃,今日黃昏便可抵達,是否入城休息片刻,等明日再上路?”
武進坤點了點頭,淡淡道:“好”
正當武進坤點頭之際,忽然間,車廂外傳來破空之聲,三支弩箭如閃電般射來,直奔馬車而來,幕僚李原一介書生,竟也反應迅速,立即拽住武進坤之肩,死命的往下拽,然而,兩箭透窗而出,第三箭卻直襲武進坤頭部上方。
在生死關(guān)頭,武進坤福如心至,猛地一低頭,腦袋狠狠的磕在木板上,讓那致命一箭擦過發(fā)飾,躲過了致命要害。
場面陷入一片混亂,士兵們高喊:“有刺客,保護大人!”士兵四處尋找襲擊者的蹤跡,并有十余人手持盾牌,將馬車團團圍住。
武進坤作為巡查使,無數(shù)的目光聚焦在其身上,孟浚也知道武進坤的目標太大,因此,在隨扈人員的安排上,孟浚特意調(diào)了兩百禁衛(wèi)沿途保護。
同時為了以防萬一,孟浚命還在金陵的陸平,要嚴密監(jiān)察江南士紳動向,并在武進坤抵達金陵時,給予保護,同時也要聽從武進坤的臨時調(diào)遣。
不過孟浚并不認為江南士紳有膽子干出截殺欽差的事來,畢竟只是讓富紳多納點稅而已,又不是要他們的命,欽差要是死在路上,那就是完全不把孟浚這個開國皇帝放在眼里了。
但令孟浚沒料到的是,武進坤的車隊剛剛進入徐州境內(nèi),就遭遇了弩箭的行刺,若非李原機靈,恐怕此時他已命喪黃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