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在劉文的心里,他覺得譚震應(yīng)該就是一個富二代。
“哪里哪里,不敢當(dāng),都是祖上的恩蔭,我也是跟著沾光而已,劉先生,請坐!”
譚震看出了劉文的心思。
他也懶得解釋,只是推說是祖上的恩蔭。
這種情況在國內(nèi)很多地方都很普遍。
劉文一聽就覺得自己猜測的沒錯,這就是一個世家子弟。
估計是繼承了家族的遺產(chǎn),才有了這么多“黃貨”。
“都一樣,我們也是沾了家族的光,這不想要到國外去發(fā)展嘛,你也知道,國內(nèi)的貨幣在那邊不認(rèn)可,人家只認(rèn)黃金和美元”。
“國內(nèi)的政策想必你是知道的,個人能兌換的外匯非常少,根本不夠用,想通過官方的途徑也根本行不通,也只能出此下策了”。
劉文笑著回答道。
他拿出公文包放桌面上,笑了笑說道:
“小燕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,我對她是絕對的信任,你放心,兌換價格你盡管提,價錢不是問題…”。
“既然你都這么說了,我也不藏著掖著了,沖小燕的面子,只要不低于銀行的官面兌換價就行…”。
譚震從口袋掏出一根黃澄澄的“大黃魚”,放在桌面上。
劉文沉吟著說道:
“那不能夠,這樣,現(xiàn)在銀行的官方兌換價是100元每克,我給你150元每克怎么樣?”
“可以呀,沒問題,就按這個價走!”
譚震很爽快的答應(yīng)了。
“大黃魚”一根312.5克,按150元每克計算,就是元。
比銀行的兌換價格高了一倍。